女藝人四十八歲早逝,何時回心求淨土?(when someone has died young)
台灣的女藝人徐熙媛四十八歲就早逝。
前半生富貴奢侈的生活,可是只有半生而已,沒有活到五十歲。
我們大多數人的一生同她是差不多,被業力牽引,稀里糊塗就離開人間。
她一生真的幸福嗎?
謀生存與尋感情,
這樣的人生真的值得嗎?
佛法講,
云何安住其心?
即,你的生命以何為幸福?
娑婆世界是業力無常,
一直在變化的世界。
如同我們在冰面上蓋房子,家人眷屬,各種營求,以此為安樂,最後冰面融化了,我們掉入無情冰冷的水中,又努力爬上來,尋找下一塊冰面,繼續取暖, 找食物,尋眷屬,蓋房子,生後代,冰又融化了,再次失去一切,跌入冰水中。 生生世世如此重複下去。
世人共爭不急之物,活在世間的每個人,一輩子追求房屋舍宅,田地眷屬,名譽地位,金錢勢力,可到了臨終的時候,平生所追求的人事物情沒有一個能救得了我們, 讓我們不墮落黑暗的輪迴中。
云何安住其心?
即,實現什麼樣的人生目的,得到什麼樣人生成就,可以讓你幸福。
你每天在追求什麼樣的希望呢?
商人把幸福寄託在生意興隆。 父母把幸福寄託在兒女成人。 運動員把幸福寄託在金牌第一名,男女把幸福寄託在感情長久。 爺爺奶奶把幸福寄託在能抱上孫子。
生意興隆,兒女成人,感情長久,抱上孫子。 這些就是冰屋,暫時居住,最後要掉下去。
世間的樂,佛法講“壞苦”。 我們人要的是永恆不變的幸福。 可娑婆世界是業力的世界,本質是無常與變化。
短暫幻相無法永恆,最後要讓我們極度痛苦。 娑婆世界沒有任何人,事,物,情,可以讓我們永恆擁有而快樂,連一根草也不存在。
為什麼商人生意興隆,賺錢得意,之後內心陷入苦悶感? 為什麼見兒女成家婚嫁,當時得意快樂,之後父母內心有缺失感? 為什麼運動員拿了獎牌,面露笑容,之後內心是空虛感。 為什麼男女感情濃烈,漸漸冷淡,之後相看有厭煩感。 為什麼爺爺奶奶看著孫子漸漸長大,半喜半愁,自己會有憂愁感。
沒有得到的時候,把心寄託在這些人事情上,渴望貪求。 可是得到的時候,片刻滿足,擁有之後,苦悶感,缺失感,麻木感,厭煩感,憂愁感,煩惱隨之而來。
因為我們輪迴在娑婆世界,生生世世重複,這齣戲碼已經演無數次了。 本能知道接下來的是無常變化而痛苦。 我們心有強烈分別與執著,彼時一分快樂,未來承受萬分痛苦。 即,壞苦。 順境生執著,逆境就痛苦,非常可怕。
身體不是我,身體是我所有,如衣服一樣,用身體的靈性才是我。
美貌,富貴,權勢,地位,眷屬,房屋,金錢,等等等等,只是讓身體在人類社會規則中活下去的工具而已,工具很重要,但不能解決生老病死的生命苦難。
人出生在人間,獲得這個身體,本能地追求常樂我淨,目的是希望永恆安樂,即涅槃四德,又叫恢復佛性。
現在顛倒追求短暫,把工具當成人生目的,怎麼能不煩惱痛苦呢?
很多人臨終的時候不甘心,因為把人生精力放在錯誤的事情上了,從未解決生命輪迴的苦難,靈性沒有提升,此生沒有得到內心滿足,未實現常樂我淨的目的,於是捨不得這 ,捨不得那,強烈希望能再來一次。
這就是我們看見的芸芸眾生,上到飛禽走獸,下到蚊蟲螞蟻,一次次改形易貌地輪迴,顛倒沒有停止過。
故,
莫留娑婆戀輪迴,
應要求生淨土,
離開無常世界,
去擁有永恆不變的幸福。
封面高清圖下載: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XaDE2kAaGJvH1_DFq-iq1-EJ2LKc8Q8k/view?usp=drivesdk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19nHw1CEYV/
早逝 英文
sometimes said
(when someone has died young)